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了2023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全國共有55個城市(含縣級市)開通地鐵等軌道交通,其中7個城市運營里程超過500公里!
2023年地鐵運營里程最長的10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武漢、杭州、重慶、南京、青島,堪稱去年地鐵建設的最大贏家。
業內人士認為,“500公里俱樂部”只是開始,1000公里才是新的征程,并且未來兩年,地鐵的加速建設會刺激地鐵用鋼行業穩定增長。
那么,情況真的如此嗎?
2023年軌道交通運營里程T0P10城市
北京:836公里;
上海:831公里;
廣州:653公里;
成都:601.7公里;
深圳:567.1公里;
重慶:538公里;
武漢:530.21公里;
杭州:516公里;
南京:459.66公里;
鄭州:344.83公里;
1、市場需求增長明顯
一般而言,地鐵規劃以5年為一個周期,上一輪地鐵規劃多數是2019年-2024年,去年和今年恰恰是地鐵集中開通的高潮期??梢?,即使中小城市地鐵被叫停,超大、特大城市的地鐵仍在迅速擴張。
據了解,地鐵建設需要大量的鋼鐵材料,包括軌道鋼、高強度鋼材 、焊接鋼管、高強度不銹鋼、地鐵車輛用鋼、鋼筋混凝土用鋼、橋梁用鋼等鋼材。這些鋼材用于制造地鐵軌道、地鐵車輛、地鐵站、橋梁等基礎設施。
地鐵建設對鋼材的需求量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例如地鐵線路的長度和車站的數量、地鐵車輛的采購數量、橋梁和隧道的建設等。此外,鋼材的用量也會受到施工方法、工程進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國有多達數十個城市正在規劃或建設地鐵線路。預計到2025年,北京、上海、廣州城軌運營里程目標分別為1000公里、960公里、900公里,重慶為1000公里左右,成都目標850公里,深圳、武漢分別是650公里、600公里,而遠期目標均為1000公里!
這也意味著這些城市將需要大量的地鐵鋼和軌道鋼來支持這些新線路的建設。不僅如此,隨著地鐵的運營年限增加,維護和升級的需求也會增加,同樣需要大量的鋼需。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地鐵網絡龐大,維護和升級的需求也相應較大。與此同時,各地政府加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力度,相關建設項目不斷啟動,市場需求也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2、機遇與挑戰并存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鋼材產量為133667萬噸,其中地鐵鋼的產量為311.44萬噸,較2020年減少48.59萬噸。
一方面是地鐵建設的集中爆發,一方面則是地鐵鋼產量的逐漸下滑,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要從地鐵建設門檻說起。早在2018年,我國提高了地鐵準入門檻:GDP3000億元以上、市區人口300萬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00億以上。
同時,地鐵建設,也開始收緊了。日前,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南寧等城市地鐵規劃集體縮水,多條線路被砍,拉開了新一輪地鐵大收縮的序幕。
這意味著,沒有地鐵或輕軌的城市,在短期恐怕很難獲得入場券。已經有了地鐵的地方,如果客流強度不達標,未來擴容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在這種大背景下,地鐵的建設究竟對鋼需影響幾何呢?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新線路的建設和車輛的采購,地鐵鋼的需求量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這是因為地鐵車廂和地鐵站的鋼結構需要大量的地鐵鋼;但隨著地鐵的運營,對于地鐵鋼的需求會逐漸趨于穩定。因為地鐵線路一旦建成,其維護和升級的需求不會像建設階段那樣大。
目前,國內的鋼鐵企業已經具備了生產高質量地鐵鋼和軌道鋼的能力。但是,由于生產工藝和技術的限制,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地鐵鋼和軌道鋼主要依賴進口。因此,提高國產地鐵鋼、軌道鋼的質量和產量,以滿足市場需求,是當前國內鋼鐵企業面臨的重要任務。
同時,地鐵鋼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主要競爭者包括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一些小型企業。如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等,具有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服務水平較高的優勢。國外知名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小型企業則主要競爭于價格和服務方面。
因此,鋼鐵企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和產能,同時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才能共同推動地鐵建設和鋼鐵行業的發展。
聲明:本文來源于鋼鐵老板、網絡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