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鋼集團
數字化轉型有序推進。財務一體化、財務共享、資產管理、集采管理等系統在外埠企業全面推廣,司庫系統上線運行,審計模型搭建和法務管理合同模塊建設順利推進,數字檔案室獲評“北京市高水平數字檔案室”,打造北京市屬企業首家產業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建立數據中臺,發布數據治理指南,推動人資、財司、集采、司庫重點領域數據應用場景建設,集團數據資產目錄初步形成,數據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優化智能制造管理職能,發布工作推進方案及企業標準化建設指南。熱軋超薄高強鋼帶多模式連軋工藝、在線多點位鑄機輥縫儀,分別獲評首創工藝和首開設備。首鋼工程新能源智能化鋼卷車運輸技術獲中國、歐洲、美國、韓國發明專利授權,在首鋼集團內外部實現工程化應用。順義冷軋獲評國家智能制造標桿工廠,持續推進生產、質量、能源等領域81個智能制造場景優化迭代,京唐MCCR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慧物流管控平臺上線運行,加速演繹“制造+服務”的優勢升級。
4、河鋼集團
河鋼集團中央數字中心和子公司經營管理系統建設深入推進,發揮首席科學家團隊作用,完成煉鋼系統15個、軋鋼系統36個模型化項目。唐鋼全流程智能化煉鋼國際領先,200噸轉爐冶煉周期降至30分鐘;邯鋼轉爐控制模型,實現渣況可視化分析,控制準確率提升至90%以上;承德釩鐵1780產線尾部自動調平模型,降低薄規格甩尾缺陷50%以上。加快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產線建設,邯鋼新區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1家單位獲評國家“數字領航”企業,5家工廠和6個優秀場景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示范場景名單。
5、中信泰富特鋼集團
中信泰富特鋼積極推動經營管控數字化轉型和管控模式轉變,建成特鋼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數字化供應鏈等數字化轉型的典范,實現業財一體化全流程貫通,業財流程效率提升15%以上;積極推進特鋼云商等產業鏈平臺建設推動商業模式轉變,謀劃特鋼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產業鏈協同,提升特鋼競爭優勢,“鋼資產流轉的全過程數字化平臺”榮獲全國首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鋼鐵企業。
興澄特鋼入選特鋼行業全球首個“燈塔工廠”,該工程部署了40多個先進技術用例,包括大數據分析支持的制造工藝定制設計、多模態仿真實現高爐“黑箱透明化”智能閉環控制持續提升煉鋼產品質量、AI賦能的軋鋼工序高效制造、高階分析驅動的能源優化等,形成高效協同、智慧協同、低碳協同的新制造模式。工廠的定制訂單因此增加了35.3%,不合格產品率降低了47.3%,噸鋼能耗降低了10.5%,實現了“高定制”“高品質”“高效能”“可持續”的有機統一。
大冶特鋼460鋼管示范產線獲評首家全流程全業務的鋼管數字化工廠,創造性解決了小批量多品種制造的難題,定制化比例超過90%,最小合同接單量1支,實現鋼管現場無人化操作,實現智能排程、工藝推送等柔性化生產的功能和應用。
6、湖南鋼鐵集團
加快數字智能轉型,成立數智化管理委員會,實施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湖南鋼鐵集團公司數智化展廳啟動建設;湘鋼與華為合作率先在行業啟動盤古大模型,中厚板鋼軋一體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漣鋼“5G+AI”工廠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廠名錄;衡鋼煉鋼工業互聯網項目實現投運;VAMA HANA系統、MES二期投入運行。
(節選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報告2024》)
聲明:本文來源于世界金屬導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絡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