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鋼材出口和進口同比呈現同步收縮的走勢。海關數據顯示,1-6月,中國出口鋼材3346.1萬噸,同比下降10.5%;進口鋼材577.1萬噸,同比下降21.5%。6月單月,中國出口鋼材755.7萬噸,同比增長17.0%;進口鋼材79.1萬噸,同比下降36.7%。而未來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仍大,業內分析師多認為,下半年中國鋼材出口增速大概率繼續回落。
6月海外鋼材需求不佳,主要出口國大幅下調鋼材出口報價。進入7月份,需求持續轉弱疊加大宗商品價格普遍調整,各國鋼材出口報價繼續下調,2022年7月13日,印度、土耳其、獨聯體和中國熱軋卷板出口報價(FOB)分別為640美元/噸、700美元/噸、610美元/噸和623美元/噸,均較6月底有所下跌。
進入7月,海外衰退預期明顯升溫,各類商品價格均大幅下跌,市場情緒偏悲觀。7月1日起,市場普遍交易海外經濟衰退邏輯,盤面出現大幅下跌,原油、有色金屬版塊領跌,黑色金屬價格亦受到影響,價格承壓下跌。
市場交易衰退邏輯的主要論點有二:一是6月美國及歐洲制造業PMI指數較5月分別下降3.1及2.5個百分點,均已接近榮枯線,海外經濟現實偏弱;二是7月歐元區投資者信心指數大幅下滑至-26.4%,遠超市場預期,弱預期與弱現實共振,導致市場情緒偏悲觀,各類商品價格均大幅下跌,黑色金屬價格亦受到拖拽,鋼價大幅下跌。
內外價差明顯收窄,海外高鋼價對我國鋼價的溢出效應減弱。
由于地緣沖突矛盾,國內外價格差異的變化已成為影響我國鋼材進出口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戰爭爆發之初,世界鋼材的供求關系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國內外的價格差距持續迅速的拉大。從3月份起,熱卷、鋼坯等出口資源接單量大幅增長,根據生產排產周期和物流因素的影響,5月份出口較為集中,出口數量激增,板材出口量創歷史新高,鋼坯出口量創2008年以來次高水平。但自4月份起,特別是5月份以后,由于主要經濟體通脹居高不下,國內外需求總體疲軟,加上國際供應鏈恢復,國內外鋼鐵價格差距逐漸縮小,國內資源出口的競爭力下降,接單量減少。隨著海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于國內鋼材需求有限,我國的鋼鐵出口在后期或將承壓回落,進口將維持在低位。
預計下半年鋼材市場供需雙減,價格重心或將進一步下移,鋼廠利潤或有回升。供給端整體壓力減輕,粗鋼減量政策和鋼廠主動減產將帶來產量的下滑。需求端淡季拖累行情走勢,房地產市場依然疲弱,基建相對支撐部分用鋼需求。但基建部分增加的用鋼需求不足以彌補房地產市場減少的用鋼需求。庫存去化并不順暢,金九銀十階段庫存或可加快去化。因此,預計下半年鋼材市場價格重心或將進一步下移,鋼廠利潤或有回升。
鋼廠生產鋼材采用智能測量儀,起到降本增效、提升品質的目的。目前有智能測徑儀、直線度測量儀、螺紋鋼測徑儀、邊長測量儀、測長儀、測寬儀、測厚儀、輪廓儀等多種類型的在線檢測設備,用于不同品種的鋼材幾何尺寸檢測。可適應各種惡劣產線,具備測控軟件系統,獲得更多更直觀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