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部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鋼鐵企業全方位對標行業最佳實踐,認真分析和認清自身差距。當下,鋼鐵行業掀起“全面對標、持續推進降本增效”的熱潮。本文匯編了近年相關交流會議上26家企業對標實踐經驗,并總結10大降本手段,供讀者參考。
十大降本手段:
加強輿論宣傳,形成濃厚的降本增效氛圍
開展競賽,建立全方位對標的“賽馬”機制
走出去和引進來并用,優秀指標互相學習
與績效掛鉤,激勵分析和找差
推行管理會計工具,實施阿米巴效果顯著
鐵前和鋼后對標,直接促進效益提升
抓品種對標,優化品種結構
業財融合,構建產銷研財一體化鉆石模型
構建價值鏈體系,細化對標環節和流程
堅持技術創新,促進降本增效
各鋼企實踐情況
一、加強輿論宣傳
1、沙鋼集團
一是多次邀請國內冶金行業權威人士,開展降本增效專題講座;二是各總分廠利用各種形式、通過各種途徑,重點宣講公司開展的各類與兄弟單位對標學習活動;三是開展降本增效感言征集活動;四是開展“降本增效在現場”為主題的小故事征集活動;五是舉行“我談降本增效”演講比賽活動。
2、新興鑄管
開展降本增效及合理化建議活動。倡導各基層單位認真開展“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合理化建議主題活動,明確開展活動的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建議征集、效益評估、申報評審、表彰獎勵等工作方式和方法。并針對建議內容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值大小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標準并及時兌現,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職工參與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議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開展競賽
1、方大集團
實行全方位對標賽馬,各單位不但要和自己過去比,還要和兄弟企業比,和行業比;不僅要比效益,還要比各項指標;效益大、貢獻大給予重獎,排在后面受罰。
2、新興鑄管
開展“新興鑄管杯”大獎賽活動。給予完成單位一次性獎金激勵。以此來鼓勵和激發各單位不斷挖潛增效、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主觀能動性。
開展“學臺塑、降成本、促發展”活動。
3、中天鋼鐵
圍繞“管理提升工程”相關要求,先后開展了“輪崗交流大練兵”、“金牌爐長評選”和“中層干部賽馬機制”,與先進標桿鋼企的噸鋼利潤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4、沙鋼集團
積極在全集團內開展同類型高爐、轉爐、電爐(簡稱“三爐”)勞動競賽,根據得分排名,在集團內通報表揚,確保在行業內指標排序要“進五爭三”。
三、優秀指標互相學習
1、沙鋼集團
走出去:電爐煉鋼向徐州金虹公司對標學習,金虹100噸電爐日產43-45爐,棒材線向石橫、安徽貴航對標學習
引進來:抓住兄弟單位上門對標交流的機會,學習討教。
2、敬業鋼鐵
外出對標是敬業集團董事長李趕坡一直倡導的一項學習制度。學習兄弟單位先進經驗,開闊眼界,提升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引進先進操作方法和管理經驗,補齊敬業短板,不斷挖掘企業發展潛力。
3、普陽鋼鐵
無論是國企還是民營,只要是人家的某項指標比普陽好,就迅速“走出去”,對標學習,同時把高端的專業人才“引進來”。
4、杭鋼集團
積極“走出去、引進來”,就生產、工藝、技術、成本、安全、設備、環保、質量及智能制造等各方面,全方位開展學先進活動。從杭鋼集團寧鋼公司的機制體制角度出發,尤其要向優秀的沙鋼、日照、德龍、普陽等民營企業對標學習。
5、中天鋼鐵
建立遠近結合、點面互補、問題導向的對標學習體系。經過探索實踐,目前集團三個維度的對標學習體系已基本形成。
6、泰山鋼鐵
泰山鋼鐵一直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建立全員全過程的對標機制,不光是對指標,對數據,還對措施、對管理,通過對標交流,學技術、學經驗、學方法,找問題、找差距、找路子,不斷提高成本管控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多次到淄博永鋒、石橫特鋼、寧波鋼廠、河北敬業、新興鑄管、福建三明等鋼廠進行考察、交流和學習。
四、與績效掛鉤
1、沙鋼集團
融合于崗位任務指標承包中。
2、酒鋼集團
通過對標對表持續優化員工隊伍,全面加強與周邊及行業先進企業對標,通過實施勞動生產率提升項目、崗位人員優化、績效分配及激勵等多方面舉措,穩步提升勞動生產率。
3、陜鋼集團
建立了月度指標排名分析機制。
4、新余鋼鐵
通過運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對標數據,為公司在績效考核制訂、行業形勢研判、費用預算控制、技術經濟指標攻關、經濟運行分析、生產經營決策等方面提供了決策參考。
5、新興鑄管
健全完善了評價考核機制,通過認真制定和實施各項評價考核工作制度,充分運用評價考核這一得力手段,促進了對標挖潛工作的不斷深化和取得實效。一是,縱向評價。二是,橫向評價。三是,專業管理評價。
6、中天鋼鐵
將績效考核模式,從“產量成本為中心”調整為“以效益為中心”,并聯合采購、配礦、生產、運輸、財務、企管等部門成立了成本管控中心,確定了“管理提升、對標學習”兩大主攻方向。
五、推行管理會計工具
1、普陽鋼鐵
2013年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2014年導入阿米巴經營理念,2017年實施“阿米巴+卓越績效”管理模式。2019年引進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計劃在2-3年內讓服務形成競爭力。
2、首鋼集團
2020年,新建阿米巴48個,實施改善項目424項,攻關課題159項。
六、鐵前和鋼后對標
1、沙鋼集團
鐵前協同管理,形成鐵前一盤棋管理。
2、湖南鋼鐵(原華菱集團)
近幾年著力突破鐵前生產瓶頸,強力推進增鋼增效,在未增加主體冶煉設備投入、完全依靠內部挖潛提效的情況下,實現了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
3、安鋼集團
鐵前系統突出降本,重點優化爐料結構,保證高爐穩定順行,最大限度降低噸鐵成本;鋼后系統突出增效,優化品種結構,提高重點高端高效產量占比,全力推進生產經營由表觀成本向深度成本轉變。
4、邢臺鋼鐵
鐵前配料成本優化小組,確保配料在滿足生產的條件下達到成本最優。在鋼后通過攻關,鋼包爐齡較2019年提高50%、中包連澆爐數提高40%,耐材噸鋼成本降低20元/噸以上。
5、南京鋼鐵
降低鐵前成本是鋼鐵企業的首要降本方向。南鋼的鐵水成本持續對標主要兩個維度,一是與周邊8家的月度持續對比分析,二是對標挖潛56家的排名,均納入煉鐵事業部的經濟責任制考核,占成本考核90%的權重。
七、優化品種結構
1、山鋼集團
抓品種對標,統籌品種與規模效益,提高高端高效產品比例。
2、河鋼集團
持續加大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力度,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綜合盈利能力。
3、沙鋼集團
沙鋼產品多元化,主要包括五大類產品,螺紋鋼、線材、熱卷板、中板、冷軋產品,堅持各種產品有效益時,多產就是爭效;各品種間盈利能力不同,高盈利品種多產就是增效的原則。根據市場行情況,采購外購坯(包括進口),以提高軋鋼產量。
4、太鋼集團
組建對標工作領導團隊和工作團隊。圍繞出廠產品實物質量、過程質量、技術經濟指標和產品開發,確定重點品種和重點對標指標,進行標桿信息收集和指標統計分析工作。
八、業財融合
中信泰富興澄特鋼
經過多年探索,探索出了一條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路徑。這就就是實施“產、銷、研、財”一體化運作,構建了“產銷研財四位一體鉆石模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九、細化對標環節和流程
1、新興鑄管
全價值鏈對標更加注重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管控,是把對標挖潛工作細化到生產經營和價值創造的每個流程和環節的重要抓手。
2、凌源鋼鐵
構建充滿活力和動能的價值鏈體系,實施精細化、系統化挖潛降本,實現價值鏈體系整合增值。樹立市場意識、保障意識、成本意識,重點關注供應商管理、銷售、物流、服務、質量、招標六個要素的價值鏈體系,深入挖掘價值鏈中物流、區域、價格、渠道等潛力,實施精細化管理,構建充滿活力和動能的價值鏈體系,實現價值鏈體系整合增值。
3、三明鋼鐵
全流程降成本包括生產工序和非生產工序同時降成本,確保三鋼在國內鋼企中保持較強的成本競爭優勢。
十、堅持技術創新
1、寶武集團
堅持創新驅動,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以技術引領實現“做強”。堅持“綠色、精品、智慧”發展道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優化開放共贏的技術創新體系,為踐行創新驅動戰略提供體系能力保障。
2、鞍鋼集團
一是完善科研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科研投入。二是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是加快推進智慧制造。
3、沙鋼集團
自動化、智能化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建成中國首條、世界第四條超薄帶生產線。二是圍繞現有生產線,在2018年沙鋼提出了企業智能制造5年規劃。
4、新余鋼鐵
近年來,公司堅持實施“精品”戰略。一是加大新品開發力度。二是圍繞公司主業提質的目標,以改善技術經濟指標和提升工藝運行質量為目的,著力解決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三是加強工藝技術創新研發,加大科技投入。
5、首鋼集團
2020年制定科技降本措施193項,上半年降本3.5億元。一是降低焦炭消耗。二是提高效率。三是自主精密測量,精密測量小組自主學習掌握全站儀使用方法,完成軋機牌坊修復、關鍵備件更換、軋機剛度等測量項目,實現降本142萬元。
各鋼廠都在積極應對,總之,用10大手段推進全面對標、降本增效,26個鋼企已取得了成果,各鋼廠可以學習借鑒,另外可引進各種智能測量儀,優化測量體系,實現在線檢測、及時報警、數據分析多位一體的智能化檢測流程,同時為降本增效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