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粗鋼產量呈逐月遞增態勢,6月首次環比下降。6月份產量9073萬噸,環比減少588萬噸,環比下降3.3%。1-6月,全國粗鋼產量5.27億噸,同比減少3645萬噸,同比下降6.5%。今年以來,鋼材價格緩慢上行,至4月中旬升至年內高點后持續下跌。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截至6月底,中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2.52,較年初下降7.0%,較年內高點下降14.0%。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7月份鋼鐵行業PMI為33.0%,環比下降3.2個百分比;7月生產指數為26.1%,環比下降8.0個百分點,供給端繼續大幅收縮。
7月下旬以來,在鐵礦石價格強勁反彈和鋼廠大面積減產的影響下,國內鋼材價格展開了一輪反彈行情,綜合專業人士看法,目前的上漲,類似于超跌反彈,屬于谷底之后的估值修復,主要是由預期與情緒推動,而并非基本面大幅好轉、企業盈利顯著改善、市場信心高漲背景之下的行情。
對于8月份的鋼材價格走勢,我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因為鋼材市場所面臨的宏觀和供需環境相比6月份和7月份要好一些,鋼材價格大漲和大跌的概率都不大。宏觀面打壓鋼材價格的因素減少,供應端繼續壓減鋼鐵產能概率大,需求端迎來“金九銀十”旺季預期,成本端或許會成為鋼材價格的助推手。
“鋼鐵行業面臨去產能工作開展以來最為嚴峻的形勢。”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張海登在7月29日舉辦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第六屆會員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表示。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協會重點統計會員鋼鐵企業利潤總額1042億元,同比下降53.6%,虧損企業數量增多,虧損量擴大。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一級巡視員夏農表示,一是要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二是壓減粗鋼產量,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三是推動兼并重組;四是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五是要加大國內鐵礦開發。
肖尊湖表示,目前鋼廠采取的應對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內部降成本;二是調整產品結構,虧損產品不生產不接單;三是降低原料和鋼鐵制品兩個庫存;四是控制資金,沒有貨款不發貨,嚴格控制應收賬款;五是對標國內優質企業。
他呼吁道,“鋼鐵行業必須要協同自律,控制投放量,穩定市場價格和下游情緒,否則就會進入惡性循環。只有共同自律,恢復銷售價格,大家才能活下來?!?/p>
在鋼鐵行業的寒冬季節,活下來才是鋼企的目的,降本增效是鋼廠從自身出發采取的有效措施,智能測量儀能幫助鋼廠進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生產,讓更多的鋼材符合標準,節約成本,提升品質,起到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