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鋼材社會庫存已經處于近年來的低位,也就是說,雖然年關將至,但是鋼貿商手里的鋼材庫存并不多,按常理鋼貿商應該補充庫存,積極參與冬儲,為什么鋼貿商今年冬儲的意愿不強呢?
其一、國內鋼材價格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彈,價格逼近4000元關口,鋼貿商認為年后鋼材市場獲利空間不大;其二、對明年房地產行業和制造業景氣度回升信心不足,擔心春節后鋼材需求無法大量釋放。
許多鋼貿商表示,年末存不存貨,還得看鋼廠的冬儲價格政策,如果像西北地區部分鋼廠一樣,給出3550元左右的冬儲價格,肯定會考慮進一批鋼材冬儲的。
下半年以來鋼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鋼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大部分鋼廠生產經營處于虧損狀態,截至12月13日,國內長流程鋼廠螺紋鋼生產成本為3950元/噸,熱卷生產成本為4080元/噸,鋼貿商想要鋼廠制定較低的冬儲價格,估計難以兌現。
市場傳出消息稱,北方部分焦化企業正在醞釀第四輪焦炭出廠價格提價,此前三輪提價均已落地,漲幅為300-330元/噸,直接增加鋼材生產成本140元/噸左右。
如果第四輪焦炭出廠價格下周落地,加上最近鐵礦石價格的連續上漲,鋼材生產成本對鋼材價格的支撐力度增強,年末鋼材價格下跌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綜合來看,市場對其利好預期較強,同時,在當前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下,明年兩會過后需求恢復預期也在不斷強化。因此,盤面價格仍有較強的驅動。同時,供需基本面來看,盡管淡季需求回落壓力仍在,但從庫存表現來看,矛盾并不突出,且部分區域市場資源有限,貿易商和鋼廠挺價意愿較強,鋼價呈現易漲難跌的特點,預計還會有進一步探漲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鋼鐵王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文章內容如有偏頗,敬請各位指正;如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系刪除。
智能測量儀是高性能的檢測裝置,光學、激光、機器視覺等多種原理被應用于鋼材的尺寸檢測中,提供實時檢測數據,讓鋼材調節更及時,減少廢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