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噸的差距
2022年8月6日,寶鋼股份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提及,日本前三家鋼企產量占日本總產量的80%,最大的日本制鐵集團產量占日本國內比重達到52%以上;韓國前三家鋼企占比93%,最大的浦項鋼鐵公司產量占國內比重超過60%;美國前三家鋼企占比約54%。
同時據中國工業報報道,“十三五”以來,我國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步伐明顯加快,鋼鐵產業集中度總體呈上升態勢。數據顯示,前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比重由2016年的35.9%提升到2021年的41.5%。2021年粗鋼產量為10.33億噸,前十家鋼企的粗鋼產量總和超過4.2億噸。
因此,中國鋼鐵企業的集中度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如按照以前文件中提及的鋼鐵產業60%集中度,并參考2021年全年粗鋼產量10.33億噸進行測算,則前十位鋼企的總體粗鋼產量應接近6.2億噸。目前與這個指標仍有2億噸粗鋼產量的距離。由此來看,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間。參照其他國家目前的鋼鐵產業集中度,60%的產業集中度僅是前進路上的一個臺階。若想真正實現80%產業集中度甚至更高,中國的鋼鐵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加速洗牌
2023年1月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在第十八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2022年會上表示,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步伐會加快,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多位受訪專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3年鋼鐵行業將加速洗牌,兼并重組將持續推進。
“鋼企的并購重組,將快速提升行業集中度,給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一是加速了鋼鐵行業資源配置的優化,提升了行業整體效率效益;二是規范了行業發展,增強了行業國際競爭力;三是有利于更好組織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突破,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四是有助于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從而增強韌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未來隨著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達到50%,甚至60%,行業的格局有望發生實質性改變,從而合理優化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格局。屆時,相信鋼鐵行業市值會有合理的回歸。
綜上來看,2023年,中國鋼鐵行業的重組兼并戲份依然不會減弱,更有大幅增加的趨勢。同時加之國家重視提高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且由于鋼鐵行業嚴禁新增鋼鐵產能的政策,中國的前列鋼企也將迎來向外擴張的發展機遇。中國前十位粗鋼產量的鋼企排名格局,會呈現群雄并起的紛爭局面。也或將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大調整。而在鋼企間的相互擠壓、重組兼并的過程中,勢必會發生區域乃至全國性的重組事件,有很大概率誕生新的鋼鐵巨頭,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來源于今日鋼鐵,藍鵬測控整理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系刪除。
智能測量儀是高精度的在線檢測設備,做到了智能化自動化的品質檢測,同時可將檢測數據實時傳輸到產線自帶的控制系統,在檢測品質的同時,提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