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將給土耳其的貿易和資本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從土耳其貿易格局來看,出口以汽車、電機、棉紡織品為主,進口以俄羅斯的能源,中國的機電、化工原料,瑞士的黃金等貴金屬為主。
土耳其有色金屬產能、產量普遍有限,生產端的停擺對全球供給端幾乎沒有影響;其主要依賴于進口,且消費量非常有限,但預計受到災后重建,本年度需求將會有所增加。因此,此次地震對有色金屬全球供需格局影響不大。但土耳其作為貿易中轉的重要環節,物流的擾動可能會對全球貿易流轉產生一定的影響。
雖然鋼廠的生產設備受到的損害不大,但地震影響了交通運輸和部分基礎設施如港口,電力和天然氣也運輸受阻。由于土耳其鋼鐵生產以電爐煉鋼為主,斷電對于鋼廠的生產有一定影響。鋼廠或將推遲生產和發貨,市場上成品鋼材供應或出現一定程度短缺,后期土耳其鋼材價格或出現上漲,對國際市場供應格局也將形成一定影響。
土耳其鋼材的主要出口對象為歐洲各國,與我國的直接貿易量較小。2022年我國自土耳其進口鋼材僅1萬噸不到,2020年進口峰值也僅13.7萬噸。因此,土耳其鋼廠生產、運輸受到地震影響,對我國鋼材進出口的直接沖擊幾乎可忽略不計。但其鋼材供應階段性下降,災后重建抑制其出口,部分歐洲等地訂單有望流向中國。然而考慮到土耳其鋼材整體的出口規模約150萬噸/月,螺紋鋼出口規模僅50萬噸/月,雖然會對周邊海運市場的鋼材價格形成一定提振,不過總體影響相對較為有限。
我國對土耳其的直接出口量不大,2021年中國對土耳其的鋼材總出口量在25.78萬噸,其中熱卷類約10.58萬噸,中板約22萬噸,因此對直接出口需求的影響很有限。但土耳其賑災恢復期間,有利于我國對歐盟等地區的間接出口。
從公開資料整理發現,土耳其以往的地震活動也較為頻繁,在1999年至今的24年間,共發生了9次較為強烈的地震,其中超過7級的地震有4次。災情嚴重地區的物流受阻、基礎設施坍塌、電力受損,會涉及災后重建用鋼需求。按100萬受災人次、人均住宅面積40平方米、平均耗鋼100公斤折算,用鋼需求在400萬噸左右,如參考1999年的受災人次約達到300萬,則用鋼需求將達1200萬噸左右。這部分潛在影響是值得關注的,鑒于土耳其災后重建的經驗應比較充足,所以重建的主要困難可能在于資金情況,會影響建設周期,從而影響用鋼需求是一次性爆發,還是較長時間的延續性需求。
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系刪除。
智能測量儀是鋼材產線用的品質在線檢測設備,增加測量儀后,由于測量儀檢測及時、測量數據準確,可將成品率控制在99.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