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務
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產能,開展用能預算管理,整合退出地煉產能740萬噸、焦化裝置產能115萬噸,推動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鋼鐵產能應退盡退。
具體完成情況
穩步推進地煉產能整合轉移,于11月底完成3家地煉企業共740萬噸煉油產能退出,并組織現場驗收。積極推進鋼鐵產能轉移退出,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不含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10家鋼鐵企業已全部關停退出。加快焦化產能退出,推動2家公司完成115萬噸產能整合轉移退出。
《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及《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其中有關鋼鐵的內容如下:
堅決轉調優化低效產能。嚴格執行化工、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產能置換政策,統籌推動電解鋁、化肥、輪胎、氯堿等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調優鋼鐵、石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集中度。
推進全省在營鋼鐵企業全面創建績效A級企業,水泥、焦化行業全面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
2023年,聚焦先行區建設重點任務,我們將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做優做大“十強產業”,全力打造先進鋼鐵基地、高端石化等世界級產業集群。一體化推進新能源整車、芯片、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等產業發展,超前布局空天信息、磁懸浮等未來產業,聚力開辟新產業新賽道。
綜合來看,山東省在2022年對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不含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鋼企退出工作已基本完成。而這項工作的完成,對于山東省整體鋼鐵行業的發展,也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未來,山東省鋼鐵行業也將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對于低效產能將繼續獲得優化??傮w而言,將向著綠色高質量的方向闊步前行。
聲明:本文來源于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人民政府、今日鋼鐵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標錯來源或侵權,請跟我們聯系刪除。
鋼鐵行業注重的高效環保軋制,落后的鋼企將被淘汰,智能測量儀作為品質檢測設備,被廣泛的用于鋼鐵行業的軋制中,提供實時高精度檢測數據,減少廢品次品的生產,提升成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