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3日凌晨2時,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由3.00%-3.25%上調75個基點至3.75%-4%,符合市場預期,這是美聯儲年內連續第四次加息75個基點。美聯儲稱,預計繼續上調目標區間將是合適的。
今年以來,美聯儲已加息6次,累計加息幅度達375個基點。此前5次加息分別在3月、5月、6月、7月、9月,分別加息25、50、75、75、75個基點。
美聯儲在聲明中說,繼續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將是適當的。在確定未來加息步伐時,將考慮貨幣政策的累積緊縮效應、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和通脹影響的滯后性以及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同時,美聯儲將繼續減持國債、機構債務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堅決致力于將通脹率降至2%的長期目標。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發布會上也表示,FOMC可能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采取限制性的政策立場,但在某個時候,放慢加息速度將是合適的。他還稱,最快可能會在下次會議上放慢加息步伐,屆時可能會討論縮小加息幅度。
鮑威爾說,美聯儲將“有目的性地”調整利率至有效的限制性,并稱美聯儲可能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采取限制性的政策立場。鮑威爾稱,最快將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屆時可能會討論縮小加息幅度。但是終端利率可能會高于9月時美聯儲的預期,當時美聯儲的終端利率預期值中位數為4.6%。
鮑威爾在記者會上表示,美聯儲堅決致力于降低通貨膨脹,強烈承諾將壓低美國通脹至2%這一目標。他認為,當前美國商品和服務領域的物價上漲壓力仍然突出。
他強調,長期通脹預期已經回落,但是短期通脹預期上升,這可能影響到工資。美聯儲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來知道通脹何時變得根深蒂固,這就是需要控制通脹的原因。
今年以來,全球多國央行開啟或加速加息進程,但中國央行一直維持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
10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披露了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當中強調,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有條件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維護幣值穩定。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助力實現擴投資、帶就業、促消費綜合效應,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2日表示,今年以來,得益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近年來堅持實施常態化貨幣政策,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相對穩定。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幣值和購買力將保持穩定。
智能測量儀是高精度的檢測設備,做到了數據的實時測量與超差提示,對檢測到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讓鋼材生產更自動化智能化。